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新德里在F-35飞机上的表现揭示了其精明的本质。然而,这种精明实际上并非与生俱来,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新德里曾经历过一段天真的时期。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新德里便曾深陷于莫斯科为其设计的航母陷阱,最终为此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代价。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德里海军的“维拉特”号航母渐渐老化,面临着性能日益下降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艘新的航母来替代它。恰在此时,经历了苏联解体的莫斯科也在愁眉苦脸地寻找处理其海军遗留资产“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办法。虽然“戈尔什科夫”号被广泛视为航空母舰,但自从1991年7月该舰发生了对雅克-38m的事故,导致整个雅克-38家族的停飞,这艘船实际上早已沦为了一艘直升机母舰。更糟糕的是,1991年10月底的飞行实验中的事故进一步摧毁了其重新搭载固定翼作战飞机的希望。
展开剩余80%在这一背景下,虽然新德里海军亟需新航母,而莫斯科海军则希望尽快摆脱这艘烫手的山芋,然而当时新德里对于“戈尔什科夫”的技术状态并不高看一眼。不过,两者的需求碰撞在一起,促成了合作的可能,因此在90年代中期(1995年8月),新德里与莫斯科的谈判开始了,虽然当时双方并未涉及到军舰所有权的转让问题,而只是讨论了对航母的使用权。
经过漫长的协商,1998年,“戈尔什科夫”号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在这一年,新德里与莫斯科签署的合同不再是租赁关系,而是由新德里出资帮助莫斯科现代化改造这一航母,并获取它的所有权。这份协议的变化标志着双方关系的深化。
1999年,莫斯科开始为新德里对“戈尔什科夫”号进行现代化改造,该舰被拖入北德文斯克的船坞。在此过程中,许多细节,尤其是费用和交付日期等问题尚未得到确认,直到2004年双方才达成协议。这份协议的总费用为16亿美元,其中包括对“戈尔什科夫”号的现代化改进费用为8.75亿美元,剩余的则是为6架米格-29K和米格-29KUB支付的费用。表面上看,这一价格似乎很吸引人,但新德里忽视了潜在的复杂性,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莫斯科预估,经过改造的“戈尔什科夫”号将在2008年交付给新德里海军。
虽然现代化改进工作于1999年开始,但很快证实无论对新德里还是莫斯科而言,他们低估了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在工程初期,莫斯科的造船工人从“戈尔什科夫”号的油箱底部清理出了数吨油渣,随后又对舰体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此时,现代化改造几乎让“戈尔什科夫”号得到了重建,舰载设施改善幅度显著,新的武器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安装使布局焕然一新,而舰体设计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尽管在2004年,莫斯科对“戈尔什科夫”号的交付时间预计在2008年,但由于缺乏航母建造经验以及对改造工程量的误判,交付时间一再延后。到2007年,莫斯科已将完工时间推迟至2011-2012年。因为低估了改造量,莫斯科意识到按原先约定的16亿美元收费将没有利润,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因此开始与新德里商讨提高合同金额至27亿美元的可能性。
然而,新德里已经投入了5亿美元,不愿再追加投资。尽管合同还在莫斯科手中,新德里不得不做出妥协,最终通过多轮讨价还价,双方将合同金额定为23.3亿美元。这一追加投资促使莫斯科加快了改造进度,尽管整体进度依旧缓慢,但2011年3月,改造完成的“戈尔什科夫”号开始进行系泊实验,并于年底进行航行实验。
2012年6月,舰载的米格-29进行起降实验。然而,在航行实验过程中,该舰锅炉出现故障,调查结果显示,这主要是因为新德里要求使用陶瓷而非传统石棉作为绝缘材料。锅炉维修工作于2013年6月完成,到了7月至9月,该舰的航行实验终于结束,875名来自新德里的水手也参与其中,而“戈尔什科夫”号最终更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尽管“戈尔什科夫”号/“维克拉玛蒂亚”号的现代化工作曲折,但于2013年11月16日,舰艇还是如期交付给了期待已久的新德里海军。然而,由于整个项目拖延过长,费用一路上涨,新德里在接收仪式上显得格外冷淡,甚至未能准备一瓶香槟庆祝,仅用一个敲碎的椰子来完成仪式。尽管如此,交付后的莫斯科并未停止在此项目上向新德里“榨取”利益,通过更换航母的拦阻索等借口,莫斯科从新德里手中获得了大约2亿美元的收入。
总体来看,在“戈尔什科夫”号/“维克拉玛蒂亚”号项目中,莫斯科通过各种收费方式,从新德里手中获得了超过30亿美元的收益,几乎占据了当时莫斯科武器对外出口收入的一半。因此,不必对新德里在F-35事务中的表现过于赞赏,仔细想来,没有人天生就精明,经历过困境后,他们不过是学会了在泥潭中挣扎出水面,逐渐变得成熟罢了。
发布于:天津市简配资-简配资官网-配资炒股官网官网-第一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